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在《物理评论 B》上发表科研成果
近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杨冰教授课题组在拓扑光子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Constructing helical edge states with two-dimensional C6 and C6-like symmetric photonic crystals(《利用二维C6和类C6对称光子晶体构建螺旋边界态》)”为题发表在物理学类重要期刊《Physical Review B》(《物理评论 B》,Nature Index收录)上。
近年来,二维拓扑赝自旋光子晶体中的螺旋边界态引发了人们广泛关注。螺旋边界态的特点在于能实现光波的无损耗单向传输,这为光通信和光计算带来了革命性的应用前景。在此项研究中,课题组以几种不同形状的正多边形棱柱构成的二维C6对称光子晶体为基础,通过巧妙的设计,部分替换光子晶体原胞中的正多边形棱柱,设计了类C6对称光子晶体(如图1b和图1c所示)。数值计算表明,即使在C6对称性破缺的类C6对称光子晶体中,通过调整棱柱的大小,不同种类的光子晶体也可以形成相似的能带结构(如图1d-1f和图2所示)。将这些C6对称和类C6对称光子晶体沿zigzag边界拼接可以构建近似相同的螺旋边界态。通过考察这些螺旋边界态的传输特征,课题组证明了它们具有相同的单向传播特性(如图3所示)。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拓扑赝自旋光子晶体中螺旋边界态的形成和性质仅由界面两侧光子晶体的拓扑能带结构和拓扑赝自旋性质决定,而与实际空间中光子晶体中散射体的形状无关。课题组的研究为进一步理解螺旋边界态的形成提供了依据,并为实践中拓扑边界态的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
图1 C6对称和类C6对称光子晶体结构及其能带结构
图2 C6对称和类C6对称光子晶体完全带隙变化情况
图3 C6对称和类C6对称光子晶体拼接所构成的螺旋边界态及其单向传输特性
该项工作得到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yl23455永利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2019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王小龙为论文第一作者,2020级物理学专业研究生隋文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杨冰教授为通讯作者,研究生张玉、张紫瑞、姚勇希等参与了部分工作,yl23455永利为第一署名单位。
(审核 吴成)
聊大要闻
-
yl23455永利获批2项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25-09-05
-
【大众日报】报道《吕艳丽:龙舟“梦之队”金牌女教头》2025-09-05
-
李兆俊检查聊大附小、幼儿园开学情况2025-09-04
-
yl23455永利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2025-09-04
-
打造“无声的思政课堂” 图书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特展2025-09-03
-
yl23455永利驴研究院成果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2025-09-03
-
学校举行“弘扬抗战精神,奋进复兴征程”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2025-09-03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 我校举行爱国将领张自忠雕像揭幕仪式2025-09-03
-
yl23455永利承办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国际研讨班开幕2025-09-03
-
yl23455永利黄现强教授团队在功能有机分子增值转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