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

  • 首页
  • yl23455永利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yl23455永利

    yl23455永利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我校运河学研究成果

  • 时间 :2024-09-09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运河学研究院
  • 作者 : 运河学研究院

  9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6版历史学版块刊发我校运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民德教授理论文章《漕运助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

  

  文章以中国古代社会漕运的影响力为视角,从维系古代王朝统治、推动古代经济发展、促进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三个方面阐释了漕运在助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认为漕运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方式,有着浓厚的政治性与国家性,对于保障古代王朝的巩固与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中国古代漕运呈现出官方色彩愈加浓厚、管理制度愈加严密、作用愈加广泛等特点。同时,漕运不仅是古代王朝的政治生命线,还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廊道。在古代社会早期,由于地理限制与交通工具落后,不同区域经济相对独立,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而运河开凿与漕运兴起后,利用便利的水运交通,晋商、徽商、闽商等商帮贩运全国各地商货,互通有无,加快了客货物资运输与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商路、市场。最后,大量漕运军丁、商人、官员、百姓沿运河往来,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运河沿线文化呈现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特点。漕运路线冲破了南北之间的地理阻碍,燕赵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相互融合、彼此借鉴,服饰、音乐、舞蹈、体育、饮食、建筑等文化沿漕运路线传播,在运河城市落地生根,并融入当地文化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审核 胡克诚)

聊大要闻

  • yl23455永利获批2项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2025-09-05
  • 【大众日报】报道《吕艳丽:龙舟“梦之队”金牌女教头》
    2025-09-05
  • 李兆俊检查聊大附小、幼儿园开学情况
    2025-09-04
  • yl23455永利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2025-09-04
  • 打造“无声的思政课堂” 图书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特展
    2025-09-03
  • yl23455永利驴研究院成果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
    2025-09-03
  • 学校举行“弘扬抗战精神,奋进复兴征程”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
    2025-09-03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 我校举行爱国将领张自忠雕像揭幕仪式
    2025-09-03
  • yl23455永利承办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国际研讨班开幕
    2025-09-03
  • yl23455永利黄现强教授团队在功能有机分子增值转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03

招生热线: (0635)2031177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中国·yl23455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鲁ICP备 鲁公网安备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